柯有锐:勇敢的面对,勇敢的再战
文/汪瑞
导语:7月15日,由新中源陶瓷和广州设计周携手发起的中国设计首个大型命题演讲真人秀――中国设计星(2016―2017)晋级演讲会第二场在长沙音乐厅拉开帷幕。
来自云南的年轻优秀设计师柯有锐从上千余人的海选中脱颖而出,站上长沙音乐厅的舞台,精彩演绎了关于梦想、蜕变、明天的设计故事――驻下梦想,奔赴明天。
柯有锐
创意源/我的设计故事:
我的设计故事与我的父亲有关。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初的梦想是想当一名画家。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说想当一名画家。进入高中,我告诉家人,我想学美术艺考的时候,家里人沉默了。第二天,爸爸来学校找我,他说:“以后的路,你自己走,如何去选择,看自己的内心,只要你坚持努力,我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让你去学。”像很多艺术生一样,进入到美术班培训和学习。考入大学,我选择了设计,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却只是成为了一个绘图员而已。
大学刚毕业,我偶然并且很幸运的设计了一个教堂,获得了甲方的高度认可,也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瞬间让我找我了作为设计师的价值,更促使我从绘图员到设计师蜕变的渴望。
2012年,我在邮箱收启了一封邮件,“清华”两个字赫然入目,让我很激动。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的爸爸,他说:“你的路自己选择自己走。”我背上行李到北京学习,跟全国各地的设计师朋友交流、学习,改变了格局和视野,拓宽了对人生的宽度和设计的维度的理解。我开始愈发坚信:只有做设计,才能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得到回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了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进修了室内硕士课程,期间,走过威尼斯、维罗纳、托斯卡纳,卡洛・斯卡帕不少地方,看到了很多建筑大师的设计。
回到国内,我跟几个朋友做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项目,昆明驻下酒店。“驻下”,来源于父亲对我说的一句话:当你走得很快的时候,需要停下脚步,回头看看。“驻下”,坐落在繁杂的闹市区,让匆匆行走于闹市的过客驻足于此,找寻到如家般的归属和归家般的亲近。以年轻、时尚、艺术、个性、简约为定位的“驻下”,在清水混凝土、橡木、钢板、涂料之间,将东方美学的禅静底蕴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项目的改造在无法改变原有结构的情况下选择追寻和延续固有的结构。一楼消防楼梯的踏步和柱体采用裸露结构,斑驳的柱体和时光留下的印记让人不禁回想起过往。入门便映入眼帘的是锦墙上的“倦鸟归巢”的艺术装置,寓于着“家”文化在空间里的渗透。设计的灵感源自于儿时的记忆,儿时隔壁家的树、家门口的小池塘、湖畔边的小亭子……贯穿在整个空间当中,看似无足轻重却总在不禁意之间触碰到最敏感的神经,在脑海里放一场关于童年的电影……
我的设计之路,感谢父亲的鼓励和支持,支持着我走到了现在。设计之路很长,我还在不断的努力。
编者按:
柯,是大家对他亲切的称呼。
在人群里,他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别人对他记忆匪浅。身材高挑,留长的披肩发映着没有太多情绪的淡淡面容,每每都着一身黑,并且只配靴子,全身上下流露的气质都为他打出了“设计师”的标签。
不熟的人以为他很孤傲,其实他只是在“安静做自己”,和他的设计一般安静的表达空间禅静和意味,找寻内心的归属。熟络的人会觉得他很亲,一起喝酒,一起谈天,一起放肆。
这个为人低调的大男孩站上中国设计星的舞台纯粹是偶然,埋头于设计的他不曾试图过包装自己和展示自己,此次的参赛算得上是他的又一次自我突破和挑战。
一路同行,看到了他对赛事的重视和紧张,请教学习的上进与虚心,未能入围所表现的淡然与豁达,勇敢的面对,勇敢的再战。
采访/快问快答:
参赛中国设计星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参加中国设计星比赛结束后,真实的感受是觉得自己勇敢的踏出了第一步,通过这样的比赛让自己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以后会更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再参赛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优秀设计师朋友,也是通过参赛获得的一份财富。
在中国设计星晋级赛后,您为什么还报名参加了中国设计星-2016云南设计星区域赛?
希望通过参加云南设计星弥补自己在中国设计星舞台上的不足,再次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同时与更多设计师加深交流,共同进步。
将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即将开始的中国设计星-2016云南设计星区域赛?
我更加释然了吧,不会像参赛中国设计星时候那么紧张了,做真实的自己。